图片新闻
陕西省信访系统信息化建设
和应用现场会在榆林召开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5日 16时25分
信息来源:陕西省信访局网站
十月的陕北秋高气爽,万里无云,陕西省信访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现场会于10月30日在榆林召开。陕西省信访局支宝生副局长、省投诉受理办公室高怀岗主任、省信访信息中心张群主任和来自全省十个市信访局的主要或主管领导和技术骨干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收获颇丰。
陕西省信访信息系统现场会在榆林召开。(右三为陕西省信访局支宝生副局长,左三为西安市信访局高莉局长,右二为榆林市市长助理、信访局长任怀业,左二为安康市信访局郭安平局长,右一为省信访局投诉受理中心高怀岗主任,左一为信息中心张群主任)
经验、表态与参观相结合
10月30日上午,榆林、西安、汉中、商洛四个市在推进信访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做了经验交流,其它六个市就如何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上线应用步伐做了表态发言。
参会人员认真观看榆林市信访信息系统应用演示

省信访局信息中心对信访信息系统作应用讲解
榆林:“三高”建设夯实应用基础。配置高标准硬件设备。2007年以来,榆林市先后投入72万元资金,配置先进的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等硬件设施,实施人手一台电脑,形成高效的局域网,办公自动化设备达到领先水平。建设高速度信息传输网络。为了确保省市之间网络高效畅通,榆林市局域网和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之间进行光纤连接,2007年8月初正式和省信访局信息网络实现联通。2009年4月13日,市县信访网络全部连接调试完成,县区和省市全面实现联通。培养高素质人员队伍。从2008年5月开始,榆林市对市县信访工作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了四次信访信息系统应用技能培训。2009年以来,榆林全市发生的群众来信来访,内网在线登记率为99%;省信访局网上交办的24件信访件全部在内网向县区交办,网上办理并回复了20件,办理率为83%;县区内网使用率从市县网络连通4个月以来在逐月上升,7至8月登记率达到90%以上。
西安:全员培训,实现无纸化办公。为全面提升信访干部了解、熟知、应用信访信息系统软件能力,2008年4月,西安市信访局在临潼区举办了两期信访信息系统软件培训班,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热工计算机培训中心举办了两期培训班。他们培训计划周密严谨,覆盖范围广泛,培训人员从市局局长到区县信访局长,从办信、办案、接访岗位上到承担综合分析任务的工作人员,从市局、区县局到市级28个重点部门信访机构160余人参加了培训,基本实现了信访岗位全员培训的目标。培训针对性强,实践性高。
汉中:“三个”规范确保网上办案。2007年6月底,汉中市信访网络实现了与省局信访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为充分发挥内网快捷、方便、高效、转办、交办、告知、回复特点,该局从三个方面规范了网上办案的程序。即规范网上报送案件材料必须做到处理到位、结论准确、程序完备、附件齐全、表述无误、报送及时;规范网上报送格式,制作纸质要求材料,印发给全部业务人员;规范告知和答复程序,明确了告知程序的责任科室和答复程序的责任科室,确保网上信访流程的顺畅运行。
商洛:“四机制”规范信息化建设运行。2007年底,商洛市信访局建立了连通各县区信访局的局域网络,实现了与省局信访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他们从健全机制入手,建立了投诉事项办理责任制、网上办理督促机制、系统应用考核奖惩机制、投诉事项综合协调机制。“四机制”的建立,全面实现了中、省、市、县四级信访数据资源共享和信访信息系统规范、高效、平稳运行,使信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榆阳区信访局规范的工作流程让与会人员赞叹不已
演示与座谈讨论齐头并进
10月30日下午,榆林市信访局向参会人员演示了信访信息系统的应用,他们操作娴熟,简单明了。省信访局有关业务人员对信访信息系统的整体概念、优点以及操作流程一一演示,并对与会人员提出的操作使用、线路不畅通等问题现场做了解答。
与会代表纷纷对信访信息化建设、应用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设想和思路。
支宝生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省局党组,特别是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纯山同志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多次召开会议对筹备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各市(区)完成建设和全面上线运行提出了明确时限要求。讲话要求各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更加切实有力的措施,打好信息化建设的攻坚战,建立安全高效运行的全省信访信息系统,提高上线运行率,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支宝生副局长强调指出,信访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的市、县(区)要加快步伐,迎头赶上。陕西省信访局将加强对各市(区)和所辖县(区)信访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情况通报工作。
(供稿: 杂志社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