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真情融入 真心服务 真切帮助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4日 09时36分
信息来源:陕西省信访局网站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社区搭建为民服务大舞台
今年以来,王益区红旗街街道红旗社区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创新服务模式,按照省委“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要求,深入开展“为民服务零距离”和“三比三带三争当”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在服务群众中不断创新方式,丰富内容,探索建立了“3+3”社区服务模式,即联系沟通3条线(电话服务线、短信群发线、网络沟通线),便民服务3个站(社区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小区服务代办站)将社区党建有效融入创新管理、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在社区这个小平台上搭建了以党建创新促进社会管理的为民服务大舞台。
“3条线”实现服务“零距离”
开通电话便民线。将服务电话号码公示于群众,建立地区24家单位和86家商业网点服务资源信息库,利用服务热线为居民提供教育培训、职业介绍、家政服务、医疗健康等从摇篮到轮椅的各项服务信息,为群众提供及时、便利的服务。2010年3月2日11点,新风居民小组一居民打来电话说他的邻居胡平川快不行啦,身边没人照顾。社区3 名工作人员在往胡家赶的同时,一边与区民政局联系,一边与120急救中心联系,将其送到市医院治疗,并到区民政局为其借款交了住院费,随后由社区志愿者刘绪臣到医院护理。由于亲属无人愿意照顾老人,直到其临终都是社区人员在其身边。
架设短信连心线。摸底掌握了辖区4997余名居民的手机联系方式,建立了居民手机信息库。争取移动公司支持,开通了“红旗社区居民短信服务平台”,将社区当前开展的服务业务、就业、养老、家政等生活信息及宣传教育引导资料以短信形式告知群众,保证了群众社区事务的知情权,提高了社区服务的效率,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宫大爷是社区一位80岁的老居民,以前总认为社区干部服务热情,但就是每次通知领养老金或办手续总是晚。自从社区短信服务平台开通后,宫大爷第一时间就从儿子的手机信息上得知消息,及时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3月份,市场出现食盐抢购热潮,社区联系有关部门确认食盐库存充足,便利用短信平台群发短信:食盐属管控商品……请大家不要抢购,更不要相信谣言。及时平息了居民的抢购风波。
连接网络沟通线。开设了红旗社区网页,居民对社区有何建议、意见,或者需要社区协调解决一些问题,就可以通过建议、意见箱,留言簿进行交流沟通,社区在此可以随时了解居民需求,对群众提出的社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有效服务群众。
“3个站” 搭起服务大舞台
设立社区服务站。在社区设立了面积100㎡左右8个综合服务站,对来办事的群众实行“一厅式”服务,群众想了解有关政策和信息可以在查询台查询,想办理医保、低保等手续可以到对应的服务窗口办理,想通过社区联系工作或需要家政服务、幼儿托管等可以到服务台联系,同时,在服务站内还设立了悄悄话室,群众可以在这里进行心理倾诉,社区在做好“对话”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维护正当权益。
设立志愿者服务站。实行流动党员、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直管党员统一管理,组建以109名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开展调解邻里纠纷、服务百姓生活等方面的服务,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设立小区服务代办站。在居民小区,对无时间无能力到社区办理各项证件以及所需要服务的人员,由居民小区片长、居民小组组长、党员志愿者或者居民代表代其到社区办理,极大的方便了广大居民群众,树立了党员干部良好的形象。仅今年上半年以来,小区服务代办站就为42名育龄妇女代办了一胎生育报告单和预防出生缺陷的斯利安药,为24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证,为64名老人代办了80岁高龄补贴,开具有关证明45个等。
创办了五个实体,为下岗失业人员找到新岗位
五个实体(即垃圾运输队、4050平价餐馆、保险代办点、社区法律服务所、老百姓大排档餐馆)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问题,使大龄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通过“3+3+5”服务模式,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广大居民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区服务人本化、全面化、科学化带来的便利,看到了“创先争优”活动成效,真正实现了知民忧、解民难、帮民富,为民服务零距离。
(供稿:局综合指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