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站在上访群众角度思考问题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4日 08时57分 信息来源:陕西省信访局网站
——渭南信访模式的启示
    信访工作号称当前天下第一难事,天下第一粘事,有人将之总结为硬不得,软不得,急不得,缓不得,深不得,浅不得。目前,我国处于信访的高发期,做好信访工作是新形势下一项重要工作。我省渭南市近两年信访工作变化很大,排名由全省第十位跃升至第三位。这坚实转身的背后,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呢?
    渭南市委、市政府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积极转变思路,拓宽信访渠道,完善信访机制,实现了化解信访积案、联合大厅建设等方面突破,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
    实践证明,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是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和破解当前信访难题的一种好方法。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增强了信访工作效能。
    渭南市委、市政府认为,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搞信访,不仅要把老百姓的问题解决好,更要善于从中体察民苦、了解民情,把更多精力用在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和谐、推动发展上来,这才是信访工作的本质所在。
    本着这一朴素理念,渭南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信访联合接待大厅,相继建立和完善县级主要领导集中接访制度、市县两级领导包联重点信访案件制度、领导干部带案下访约访制度、市级领导信访月点评制度、复杂疑难信访问题听证制度、越级上访接访劝返制度、信访责任追究制度。信访工作不能仅靠大会小会上的口头强调,更需要用有效的制度倒逼和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切实负起责任。
    做好群众工作,不仅需要做好送上门来的,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替百姓排忧解难,变“上访”为“下访”。为此,渭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领导干部“约访下访”制度,规定市级党政领导每季度至少要进行一次约访或者下访,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每年至少亲自约访下访10次,解决10件以上疑难信访问题或者信访积案,以写实的形式一年向市委、市政府书面报告两次。目前,领导大接访已成为渭南市信访工作的一个响亮品牌。
    有了制度的刚性保证,还要怀着对百姓的深情厚谊,要“站在上访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这样才能真正为老百姓解困难、办实事。渭南市委、市政府认为,搞好信访工作,最重要的是增进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没有感情问题解决不了”。单看一宗案件,对集体、对国家来说也许并不大,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就是大事。要心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处理好问题。
    此外,在对传统工作方法深入反思的基础上,渭南还采取对群众上访首先做“有理推定”,对引发群众上访原因首先做干部“有过推定”,对解决群众上访问题首先做“有解推定”的工作方法,做到了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来访群众当家人,以此破解了信访难题,并且消化了历史遗留的信访积案。
    “站在上访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不仅是上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研究新时期群众工作规律的一条宝贵经验。只有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才能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努力维护全省社会的和谐稳定。
                               (陕西日报刊登    综合指导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