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把“中转站”变“终点站”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31日 10时05分 信息来源:陕西省信访局网站


  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推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新模式,将“中转站”变成“终点站”,一大批矛盾和问题在这里得到妥善解决,疏导了群众情绪,维护了社会稳定。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成立6个多月来,共接待来访群众17595批53294人次,受理信访案件16485件,办结信访案件12675件,办结率达76.9%。
  “钉子案”、“骨头案”和“无头案”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各级党委和政府。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经过反复梳理,确定了125件信访积案,并着力进行化解。如今,125件积案已有90件得到圆满解决,其余案件正在逐步解决中
  今年76岁的杨玉凤1956年在西安参加工作。1966年,杨玉凤被开除公职,送回原籍劳动改造,仅有的房产被没收。1979年8月,杨玉凤被批准户口迁回西安,但她的公职却未被恢复。
  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刚成立,杨玉凤就踏进了大门。市商务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明确专人解决杨玉凤积案。考虑到杨玉凤已失去劳动能力,无任何经济来源,经商务局协调,发给老人一次性救助20万元。
  在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有23个部门在这里设立了信访接待窗口,实行多部门联合行动的“一条龙服务”。这种被称为“只会诊,不转院”的工作方式,给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18年前,西安市碑林区张家西村的许丽四兄妹为房产分配之事反目成仇,最后法院判定其中一间房屋归两个妹妹所有,但二姐妹却始终没有拿到应得的房产。
  今年5月,许丽找到刚成立的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西安市城改办驻信访接待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任胜利和法院、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在一起进行“会诊”,只用了20多天,许丽和她姐姐分别得到原房屋拆迁补偿的65平方米房子。
  成立仅6个多月的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变信访事项“间接处理”为“直接处理”,使上访群众不再东奔西跑,在这里找到了尊严。
  陶跃兰、许红是原西安市文化局劳动服务公司于1977年内招的集体性工人,安排在西安市豫剧团工作。2001年8月,西安市豫剧团停缴了她们的养老统筹金,后经法院调解,豫剧团同意补交养老金。但原西安市文化局劳动服务公司已经撤销,豫剧团补交养老金遇到障碍。
  今年5月31日,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直接出面协调,由西安市文化局负责,在市养老保险中心为陶跃兰和许红办理相关手续,12天后问题得到解决。

(来源: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