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西安市莲湖区创新活动载体
推动社区(村)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30日 09时05分
信息来源:陕西省信访局网站
近年来,莲湖区通过开展矛盾纠纷百日排查化解活动、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活动、重点信访案件集中化解活动和“暖冬”活动,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社区(村),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精心组织实施,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区委、区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并印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创建信访维稳工作示范社区(村)活动的实施意见》,从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制度、规范信访接待场所、建设信访工作队伍、提高排查化解效率、健全工作台账等方面,提出了九项创建标准和六条创建措施。区联席会议制定了《莲湖区创建信访维稳工作示范社区(村)活动考核奖惩办法》,采取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创建活动进行考核奖惩。区联席办成立了专项督导小组,深入各街道和社区进行实地督导,编发《活动专刊》26期,及时宣传基层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并召开经验交流会、举办培训班,不断巩固和扩大创建活动成果。
二、规范接待场所,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全区各社区都设立了信访接待室,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空调等设备,并将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基层信访网络图等张贴上墙。有的社区还绘制了社区负责人及各区域中心楼长负责分抓的树状网络结构图,并注明了各负责人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让信访群众一目了然。有的社区建立了网站,专门设有信访工作专栏,方便群众上网查询信访问题处理情况。有的社区将“信访接待室”命名为“民生民意室”、“群众议事苑”、“温馨家园”,使广大群众倍感亲切,都愿意到社区反映问题、就地解决问题。
三、健全工作队伍,做到事事有人管有人办。全区9个街道充分发挥综治工作中心的作用,建立了以街道为中枢、133个社区(村)为责任单位、161名信访专干和99名信访代理员为骨干的信访工作体系。各社区(村)都成立以书记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委员为成员的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站,由社区书记担任站长,吸纳65名人大代表、42名政协委员、155名老党员、118名老干部,形成了社区(村)干部、管片民警、中心楼长、治安联防员、小区保安、老党员、老干部等各方面人员参与的全方位矛盾排查和信息报送网络体系。
四、解难题办实事,提高基层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创建活动中,社区(村)以给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核心,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落实低保政策,给300多名破产企业下岗人员办理了低保。某社区有居民1004户,因为天然气手续不全,有164户一直未通天然气。为了切实解决这一民生问题,社区干部积极协调天然气公司变通工作方法,落实资金、完善手续、送气到户三项工作同步走,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把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的矛盾纠纷及时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五、健全机制制度,保障工作的高效运转。各社区(村)都制定了《社区(村)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干部入户走访群众制度》、《信访形势分析例会制度》、《信访维稳信息汇集、报送制度》、《信访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等工作制度。实行了群众点名、领导挂牌接访工作机制,社区门前设有领导接访牌,详细注明领导的工作范围及职责,群众可以根据所办事项点名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和干部进行解答,若不满意社区答复还可以直接向街道书记、主任反映其诉求,形成了接待登记、点名接访、领导答复、事后回访等严谨的工作流程。
(局综合指导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