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志丹县践行“枫桥经验” 推动信访矛盾化解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4日 11时54分 信息来源:陕西省信访局网站

今年以来,志丹县信访局深入学习践行“枫桥经验”,以全面推行“一二三四五”工作法为抓手,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抓好责任落实,切实做到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调处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共建和谐,有效提高了信访工作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一、筑牢为民服务理念。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也是“枫桥经验”50多年来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切实解决好群众信访问题是践行群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体现。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取向上始终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实效的重要指标,高度重视初信初访的办理工作,全面落实首接首问首办责任制,坚决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现象,将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依法、依规及时就地办理,做到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二是提升工作能力。制定出台了《志丹县信访局信访工作管理办法》,加大对信访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政策理论学习,每月进行一次信访业务交流,显著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增强了服务来访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互动交流。通过组织“邀请公民代表走进县政府”活动,邀请各行各业人民代表、工作人员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走进县信访接待大厅、行政审批中心、政务大厅和各部门单位,全面了解政府工作职能、办事流程和服务范围,积极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发放《信访条例》、《志丹县信访工作手册》6000余份,强化了信访政策宣传,规范了信访工作秩序,切实引导群众合理反映诉求。

二、强化矛盾排查化解。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面解决县域信访突出问题。一是深入排查矛盾纠纷。深入走访,以镇(办)定期排查和信访督查小组不定期督导相结合,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6次,统一建立了信访工作台账。每逢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重大会议等重要时段,提前制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预案,切实做到了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二是注重信访积案化解。继续推进“四大攻坚战”矛盾化解工作,找准着力点细化方案,逐案落实责任人和办结时限。依靠多方力量,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采取召开信访听证会、协商会办、律师参与的方式,提升矛盾化解效率,通过县级领导包抓解决积案22件,通过与责任单位签订交办单有效化解信访矛盾104件,办结上级交办“四大攻坚战”案件2件,本级交办“四大攻坚战”案件5件,有效减少了信访案件存量。三是推动网上信访应用。全力做好“阳光信访”工作,为了提高网上信访办理质量和效率,召开了全县信访工作业务培训会,规范了网上信访业务办理,把网上信访打造成了群众信访的主渠道,现受理本级信访件147件,受理上级业务部门交办信访件265件,办结率100%。

三、切实形成工作合力。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确保践行“枫桥经验”取得实效。一是健全信访责任机制。推动基层深入学习“枫桥经验”,坚持分级负责,通过量化指标、细化考核,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落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安排、具体抓,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追责。今年以来,共通报单位22个,诫勉谈话3人,提醒谈话9人,约谈12人。二是完善多元化解机制。重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动员农村德高望重、通情达理的家族长者、乡贤能人等社会力量参与信访矛盾调解工作,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纳入信访代办员范畴,共配备信访代办员362名,进一步提高了就地化解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了信访上行问题。及时了解掌握信访工作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强工作衔接,构建“大调解”网格,加强与公安、司法、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坚持依法分类处理群众诉求,扎实推进访诉分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参与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的作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延安市信访局供稿)